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歷經這樣的過程,短暫使用呼吸器的碰有,怎麼脫離呼吸器也不太重要;通常都是因為病人可能呼吸功能不佳、慢性肺部疾病或者呼吸受損未完全恢復者,為了有比較好的outcome,怎麼脫離呼吸器才比較重要。
大致上來說就是把每分鐘通氣量逐漸減少,然後用各種器具輔助,希望可以逐漸恢復原本呼吸的功能,但要注意不能讓呼吸肌過度疲勞~否則會延長使用ventilator的時間。
話說咱們醫院其實有拔管的protocal, 包含注意幾天沒有發燒啦,自呼吸氣呼氣的最大流速啦,吧啦。
1. IMV (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):
- 就是調整呼吸頻率,逐步由人工呼吸改成自發呼吸。但需要頻繁的調整,否則會延長脫離的時間。
- 若在低呼吸頻率(<6 li="" min=""> 6>
- 使用輕度壓力輔助(PSV)可以減輕呼吸疲乏的情形,但一樣需要逐漸下調否則可能會拖很久。
- 如果在這個模式逐步下調的過程中發生呼吸急促,可能是因為阻力過大而不是respiratory failure,可以考慮拔管。
2. T piece(=T-tube technique):
- endotube接上一個T型管,T型一邊接氧氣一邊不接任何東西。
- 透過T型管(or其他連續性氣流裝置)無輔助的自發性呼吸穿插在呼吸器輔助期間。每日使用一次這種自發性呼吸訓練可以比1.更快的拔管。
- 通常從每天2~4次,每次5~15分鐘開始。給予輕度連續性呼吸道正壓(CPAP 3~5 cmH2O)有助於防止遠端氣道collapse或atelectasis,但對成功脫離的幫助極小。
- 類似IMV mode,輕度壓力輔助 (4~8 cmH2O)可以幫助克服呼吸器system和endotube造成的吸氣阻力。若病患可以用T piece呼吸超過30~90 min,則可以嘗試拔管。
- T piece用太久也容易讓呼吸肌疲乏,尤其使用的endo內徑很窄的病人。
3. PSV(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):
- 若呼吸肌疲弱造成脫離呼吸器不順可以嘗試,可以減輕病人透過endo跟呼吸器所需的呼吸功。
- 可以由5~20 cm H2O開始,每次增加3~5 cmH2O逐步增加到最佳壓力值,可以看到病人呼吸頻率下降但仍然可以達到10~12 mL/kg的tidal volumn。
- 準備拔管時就用同樣的幅度慢慢降,降到大概5~8 cm H2O的時候就可以嘗試拔管不用再降了。
Failure to wean
指的是病患在疾病緩解後48~72小時仍然無法脫離呼吸器,可能需要找其他原因。考慮的因素可以用WEANS NOW記憶
- Weaning parameters:RSBI < 105; 吸氣負壓 < -35<-20 cmh2o="" li="">-20>
- Endotracheal tube:考慮大管徑?
- ABG:酸鹼值正常
- Nutrition:也要小心electrolytes
- Secretions:抽痰、也要避免過度脫水
- Neuromascular factors
- Obstructions of airways:brochiodilator if needed
- Wakefulness:有沒有sedation過頭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